11月3日,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杨向东教授,前来我院开展了题为《民族民间舞创作的思考》学术报告。
杨老师提出,要在民族文化中积累充足的知识储备,首先要有厚实的文化功底,其次要有开阔的文化视野,最后才能“厚积而薄发”,在舞蹈创作中,一定要从理论到实践。
杨老师创作的藏族男子独舞《背鼓》曾在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获编舞二等奖,他就是从藏族古老的乐鼓艺术中,提炼出单、双击鼓和绕花鼓等独特技巧动作。杨老师说,他自己就是在民族历史文化中学习积累,从而触发了灵感,才有了创作的冲动并创作出优秀的作品。
莫言曾说要“讲好中国故事”,舞蹈就要“讲好舞蹈的故事”。舞蹈界有人提出“舞蹈为什么非要讲故事、有情节”?杨老师认为:艺术是让人看的,是呈现给观众看的。如果观众都看不懂,那么这个作品的价值又在哪里呢?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。我们要从舞蹈的本质特征、舞蹈的艺术特性、舞蹈的创作方向三条途径中来探索艺术真谛。
在现当代舞蹈的发展当中,有许多不好的现象,比如年轻编导编创出的作品缺乏自身的个性与特点,舞蹈作品同质化、雷同化严重,年轻编导能够静心学习积累的时间少之又少。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,舞蹈人承载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,发展民族民间舞,本土的东西不能流失,泥土的香味要留存。
最后,师生们同杨老师进行了热烈互动。大家对于舞蹈艺术的探究永远在路上,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践行。